23 年过去,日本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是否变得比较好了呢?
2002 年上映的《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拥有极高评价,若问到粉丝最喜欢的柯南剧场版,本作可以说是必定被提名的作品。可惜的是,《贝克街的亡灵》的编剧、同时也是推理小说家的野泽尚在电影上映后2年,就因为不明原因轻生过世,观众无法再看到他出色的推理故事。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故事描述天才少年弘树在打造出人工智慧「诺亚方舟」之后跳楼身亡,而两年后,名为「茧」的虚拟实境游戏在米花市举办发表会,政商名流的二代拥有抢先试玩的机会,殊不知诺亚方舟强势接手了这个游戏,并扬言要将日本上流阶层陈腐的世袭制度「重新来过」,若是孩子们无法独立破关,他们的大脑都会受到强烈损伤⋯⋯
「肮脏政治家的儿子只会成为肮脏的政治家,满脑子只想赚钱的医生的儿子,最后还是会变成那种医生。」
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出生时就拥有资产就在起跑点上遥遥领先,俗话说有钱人的孩子什么都比较会,那是因为资源丰沛的人并不需要害怕尝试,他们失败多次也似乎总有办法东山再起;他们被放进「茧」这个游戏中,机会就只剩下一次,那更接近一般人的社会现实。
回归本格推理,内容缜密
《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的剧本相当缜密,游戏内外部都有谜题要破解(值得一提的是,「米花」的读音就是「贝克」,因此这是横跨两个贝克街,平行时空的推理),藉由少年弘树的学生时期遭遇与政商二代孩子们的表现带出社会观察,也不忘在故事中保留了新一和小兰的恋爱元素。加上故事舞台设定在游戏中,柯南的黑科技道具通通无法使用,因此本片并没有出现太多动作场面,而是回归扎实的本格推理,这也是最让粉丝津津乐道的一点。
柯南破关之后见到了弘树,他借用其中一位富二代的身体参与了游戏。这时电影抛出泪点——弘树不只愿意帮助这些孩子,他更单纯的只是想和朋友们一起好好玩一场游戏,一起分工合作,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没有童年也没有未来的他,却对日本的新世代仍抱持希望。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看过《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的孩子们也都已经长大,如今回头再看本片,我们是否还是辜负了弘树呢?这个问题太难回答,而单纯回到电影方面来看的话,现在的柯南剧场版,也已经无力做出回应了。